學一點邏輯
——近年注冊考試的幾道題目討論
一些考題的題意似是而非、不知所云,使人墜入五里霧中、十里霾中。即使才高如蘇軾,也只能哀嘆“不見廬山真面,只緣身在此山中”。
第一種情況是一些詞語概念不清,使人費解,如“水頭壓力”、“等水頭線”、“不均勻系數小于10的均勻砂”等。這些自造的很不專業的詞語使考生莫名其妙,只好按照自己的意思猜測。
第二種情況是語言概念混亂、邏輯不清,使人陷入迷惑。例如一道題是:
下面哪一個選項是錯誤的?
A.1+1=2; B.3-1=2; C.1×1=2; D.2÷1=2。
作為單選題,答案只能是:C。但是這里就有一個悖論:作為此題正確選項的C,怎么又是“錯誤的選項”呢?正確的命題應當是:下面哪一個選項的計算(內容)是錯誤的?
第三種是題目中的邏輯錯誤,包括大前提、小前提錯誤;命題錯誤或推理錯誤。例如我國規定:年齡大于等于12周歲,小于等于18周歲的女性為少女。一個考題是:
按照我國的規定,下面選項中的哪一個人群屬于少女?
A 年齡大于12周歲的女性;
B 年齡小于18周歲的女性;
C 16周歲的女性;
D 20周歲的女性。
作為單選題只能選擇C。
但若是題目改為“下面哪些選項中的人群不屬于少女?”作為多選題,就使人陷入進退失據的處地,只好硬著頭皮填上ABD,以避免使1歲幼童和60歲的老嫗也變成為少女。這種題目是形式邏輯三段論中的大前提的錯誤。
如果題目改成:“下面哪些選項的說法不符合我國關于少女的規定”?
A.年齡大于12周歲的女性;
B.年齡小于18周歲的女性;
C.年齡大于等于12周歲,小于等于18周歲的女性;
D.年齡大于等于12周歲,小于等于18周歲的人群。
這樣答案為選項ABD就沒有異議了。
第四種考題,是由于概念的不同理解會產生歧義。例如
下面哪些選項所列的是馬?
A.白馬 B.馬 C.鞍馬 D.角馬
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人的選項為AB。也有知識面較窄的會答ABD。但是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屬于???,偶蹄目;而馬屬于馬科,奇蹄目。
但是一公布“標準答案”居然是ABC,據解釋說:鞍馬就是配上鞍子的馬,君不見《木蘭辭》里有“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之句,也有“鞍馬勞頓”之說。這就屬于偷換概念,很難讓人服氣。但考生也有個奇葩,填的是BC,此人博學,飽讀詩書。除了熟讀《木蘭辭》以外,還對諸子百家也很精通。他認為春秋時公孫龍就提出過“白馬非馬”:從概念外延來說,馬包括所有種類的馬,是個大概念;而白馬就是只是白色的馬,是一個具體的小概念,不是“馬”。這屬于詭辯論,我們都是凡人,在注冊巖土考試不會糾纏于此。
但是如果寫明“體操用的鞍馬”,“非洲草原上的角馬”,語言的明確、排他是必要的,避免發生歧義與誤解。
例題1. 2018年上午知識題6
某土樣進行固結快剪試驗,其內聚力c=17kPa,內摩擦角φ=29.6°,以下最有可能錯誤的選項是哪一項?
A該土樣是軟土層樣
B該土樣塑性指數小于10
C該土樣壓縮模量Es1-2大于5.0MPa
D可用厚壁敞口取土器取得該土樣的Ⅱ級樣品
答案 A
評析
此題的敘述很別扭:問題不明快,“以下最有可能錯誤的選項是哪一項”?!白钣锌赡堋边@樣似是而非、含混不清,優柔寡斷的語句不應在考題里出現;另外“錯誤的選項”也會使人更別扭。比如這里的選項A是所謂的“錯誤的選項”,卻是本題的正確的選項,即“此題的正確的選項A是錯誤的”。
可以明確表述的方法很多,如:
哪一個選項的判斷是錯誤的?
哪一個選項中的土樣與試驗結果不符?
另外,這道題的4個選項排他性很差,都很曖昧。一種土固結快剪有φ=29.6°,這么高的內摩擦角,只能是①其滲透系數很高,比如砂質粉土或者根本就是砂土,而“軟土”主要是淤泥、淤泥質土、泥炭、泥炭質土。②飽和度很低的黏性土,它們也不是軟土。
例題2. 2018年上午知識題31
某公路隧道采用鉆爆法施工, 施工期遭遇Ⅲ級巖爆,下列哪項施工措施不能有效防治巖爆?
A減緩施工進度,采用短進尺掘進
B采用分部或超前導洞開挖, 擴大開挖規模
C采用鉆孔應力解除法,提前釋放局部應力
D室開挖后及時進行掛網噴錨支護
答案 B
評析
《公路隧道設計規范第一冊土建工程》(JTG3370.1—2018)第14.8.3條條文說明,“采用分部或超前導洞開挖, 限制開挖規?!?,選項B錯了半句,邏輯常識也比較差。這里的“采用分部或超前導洞開挖, 限制開挖規?!笔且痪渫暾脑?,在該條的條紋說明中進一步解釋:“在Ⅲ、Ⅳ級巖爆嚴重地段,采用分部或超前導洞開挖, 限制開挖規模,減緩施工進度”。
很顯然“采用分部或超前導洞開挖”亦即不采用一次全斷面開挖,而是采用分部、導洞開挖,達到“限制開挖規?!笔鞘侄?;“限制開挖規?!币猿敖獬龖κ悄康?。這句話被命題人改成了“采用分部或超前導洞開挖, 擴大開挖規?!?,變成了一句腦殘的話,正如要給博爾特帶上長度不超過1m的腳鐐,讓他再破9.58秒百米世界紀錄一樣荒唐。
所以命題者可以將規范某一款改錯,但還應是一句人話,不要改成笑話。
例題3. 2019年下午知識題35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建辦質〔2018〕31號)的規定,下列哪一選項不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范圍?
A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
B開挖深度15m 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樁工程
C搭設高度50m 及以上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工程
D搭設高度8m 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
答案 B
評析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七、其它(三)開挖深度16m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樁工程??此七x項B與《規定》的原話不一致。
但是問題是“哪一選項不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范圍”,那么從邏輯上“開挖深度15m 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樁工程 ”中必定包括“開挖深度16m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樁工程”。這種邏輯上的錯誤在很多這種知識題中經不起推敲。嚴格的說法應是“開挖深度小于16m的人工挖孔樁工程”——“不屬于”。
有一個包工頭帶領幾個農民工專門進行挖孔樁作業。一次開挖深度20m的挖孔樁失事,塌孔被埋兩人而死。他主張按照國家注冊巖土工程考試題目20m的基坑屬于“開挖深度15m 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樁工程,不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范圍”,所以事故屬于天災,弱智的法官也認為這道考題有足夠的權威,填補了《安全管理規定》的空白,可以免責。這個包工頭很遺憾地跟我說,以他智商的沒去就任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命題專家,真是人才的浪費,我欣然同意之。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8)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2)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